龙虎网讯 金陵晚报记者报道 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编辑部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国人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也从一个角度回顾当年的热点事件。昨天,《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因为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映进入观众视线的“嬛”,虽然没能进入十大差错,但是因为《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的一番话,其读音到底如何也被网友热议。
郝铭鉴认为,从《甄嬛传》中,甄嬛出场是对“嬛”字的解释,这个字应该读“xuān”而不是我们平时读的“huán”。此言一出,立即有网友反驳,称“嬛”在作人名时,就是读“huán”。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朝东认为,郝铭鉴从“嬛”字的意思中得出这个字应该读“xuān”而不是“huán”有一定道理,不过,根据宋代《集韵》中的说法,“嬛”字在作女子的名字时,一律读为“huán”。
《咬文嚼字》:大家都把“嬛”读错了
《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介绍,在评选过程中,曾考虑将今年最热门电视剧《甄嬛传》的“嬛”字收入年度语文十大差错,并作为读音差错的年度“代表”,但最后专家们选择了更具有语文实用价值的“酵”,“相对于‘嬛’,‘酵’字经常使用,但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念错”。据郝铭鉴介绍,“甄嬛”的“嬛”字在这部电视剧里应该读“xuān”而不是“huán”。
在《汉语大词典》里“嬛”字有三个读音,首先是与“嫏”组成“嫏嬛”,这个词读作“láng huán”。嫏嬛,传说为天帝藏书之所,后泛指珍藏许多书籍的地方。这是“嬛”字在古汉语中较常见的用法。“嬛”字另一读音是qióng,孤独无兄弟之义。“嬛”字的第三个读音是xuān,用以形容女子柔美、柔媚、轻盈的风采。《甄嬛传》中的人名“甄嬛”该如何读呢
郝铭鉴认为,从剧情看,甄嬛是大理寺少卿甄某的长女,剧中的甄嬛,刚出场参加选秀,轮到她时,自报闺名“甄嬛”。皇帝问她是哪个“嬛”。甄嬛答:是“嬛嬛一袅楚宫腰”的“嬛”。皇帝说:那是取自宋代蔡伸的词喽,并赞美她:“‘柔桡嬛嬛,妩媚姌袅。’你果然当得起这个名字!”可见,“嬛嬛”在这里是形容女子婀娜妩媚之姿的。甄嬛既自陈其名是来自蔡伸的《一剪梅》,那“嬛”字就应是形容女子柔美轻盈之义。这个“嬛嬛一袅楚宫腰”的“嬛”,理应读作“xuān”。
网友反驳:《咬文嚼字》太抠字眼
郝铭鉴的一番话,无疑是对几亿观众对“嬛”字读法的颠覆。鉴于《咬文嚼字》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而且看了郝铭鉴的解释,大多数网友都觉得,确实是自己读错了,“看来‘嬛’字不仅字难写,读音也复杂啊!”也有网友对于《甄嬛传》的创作集体进行了“抨击”,“电视剧对历史的改编我们不反对,可是竟然把电视剧名字都读错了,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虽然《咬文嚼字》在语言学界是权威,但也有“认死理”的网友不信邪,专门对“嬛”字进行了考证。有网友就表示,《咬文嚼字》的专家们太古板了,虽然“嬛”字是多音字,每一种意思对应一种读音,但是在作人的名字时,统一读作“huán”,“太坑人了,这么权威的机构也来误人子弟!”
栏目:专家观点
中文教授:“嬛”作女子名字读“huán” 是《咬文嚼字》抠字眼,认死理,还是网友理解错了“嬛”在《甄嬛传》中到底读什么音昨天下午,记者就此分别咨询了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教授李葆嘉和文学院教授徐朝东。 在说到“嬛”字的读音时,两位教授均表示,《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引用《汉语大词典》对“嬛”字读音进行的解释是正确的。
从事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徐朝东表示,“嬛”字一共有5种读音:
1.huán:女字。女子的名字。《梁书·后妃列传》:“建元末,高祖始娉焉。生永兴公主玉姚,永世公主玉婉,永康公主玉嬛。”与“还”(huan)、“锾”(古代重量单位)同音。 “嫏嬛”,“láng huán”。嫏嬛,传说为天帝藏书之所,后泛指珍藏许多书籍的地方。
2.xuán:续也,一曰轻举。与“漩”同音。
3.yuān:便嬛,轻丽。(轻柔美丽)
4.xuān:《说文》:材緊也。从女睘聲。《春秋傳》曰:“嬛嬛在疚。”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材緊也。材緊,謂材質堅緻也。緊者,纏絲急也。上林賦。便嬛綽約。郭樸曰。便嬛,輕利也。从女。瞏聲。許緣切。十四部。春秋傳曰。嬛嬛在疚。哀十六年左傳公誄孔子文。按宀部引詩煢煢在。此引傳嬛嬛在疚。正與今詩,春秋煢嬛字互易。魏風又作睘睘。傳曰。無所依也。葢依韵當用熒聲之煢。而或用嬛睘者,合音通用。
柔桡嬛嬛,徐广曰:“音娟。”[索隐]曰:柔桡嬛嬛,皆骨体软弱长艳貌也。《广雅》云:“嬛嬛,容也。”张揖曰:“嬛嬛,犹婉婉也。”
徐按:《汉书》作“嬽嬽”,也有作“娟娟”。颜师古注:“嬽,柔屈貌也。”。宋词用典当读作此音。
5.qióng :古通“茕”,孤独:“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在疚。”
不过,在具体到《甄嬛传》中“嬛”字的读音,徐朝东认为,“嬛”用在名字中当读“huán”。而意义取“嬛嬛”(xuān),只是她自己读书比较多,自己的“一厢情愿”,可能非其父母取名之本意,“不过,我觉得这种讨论本身可能也是有问题的,毕竟是一本虚构的小说,这种读音应该问问小说作者吧。”
栏目:两个疑问
疑问一:如何关注某些字读音上的变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字后,我们经常会想当然地念成其他读音,那么,我们如何对待一些通俗的字,关注这些字的读音上的变化,而不是想当然地读错呢李葆嘉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是否会念错取决于人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的人在读时都倾向于言之有据,文化程度低的人则倾向于人云亦云。
疑问二:为什么有些字读音会“将错就错”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字,明明是我们读错了,可是因为影响太广泛,反而会被接受,这样错误的读音也变成正确的了。那么,权威的语言机构在认定这些字的读音时,会有什么标准呢
李葆嘉表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起初会有一些文化程度高的人出来纠正,告诉大众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可有时候收效甚微,纠错的声音被大众的声音淹没,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成了以讹传讹,习非成是,原本读错的音反而被认可了。
徐朝东认为,一般来说,对一个字的读音的认定,相关部门是很慎重的,“以前国家对字的读音并不太关注,可是近几年随着传播媒介的增加,对文字读音的关注也逐渐加强,最近还专门成立了‘语音审定委员会’,专门对一些疑难字的读音进行审定。”在对某些字的读音进行审定时,一般有三个原则:一般的字,读音一定要有来源,有据可考;如果是地名,就根据当地的实际读音来认定;如果是一些古籍中的字词,则一律“从经典”,古人怎么读,现在就怎么读。
相对于字的读音,权威的语言机构对于一些词的使用或词意的审定条件就宽松多了,比如“明日黄花”在被错认为“昨日黄花”之后,因为错得实在“深入人心”,也被认可了,“一般来说,对于词语的意思方面的审定,会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情况作出改变,不会如字音般较真。”
栏目:新闻延伸
一些经常会读错的字
1.白炽:“炽”读chi(翅),不读zhi(织)。炽热,炽盛的均读chi(翅)
2.暴虎冯河:“冯”在这里读ping(平),不读feng(缝),指步水过河
3.蚌埠:“蚌”在这里读beng(蹦),不读蚌壳,鹬蚌相争的bang(棒)。“埠”读bu(布),不读fu(府)
4.秘鲁:“秘”在这里读bi(必),不读秘密mi(觅)
5.贲临:“贲”在这里读bi(必),不读贲临ben(奔)
6.博闻强识:“识”在这里读zhi(志),不读识字shi(时)
7.不啻:“啻”读chi(翅),不读di(帝)
8.猜度:(度)在这里duo(夺),不读温度,气度,置之度外的du(肚)
9.参差不齐:“参差”在这里读cenci(岑,阴平次,阴平0),不读cancha(餐插)
10.单于:“单”在这里chan(缠),不读姓单的shan(善),也不读单纯的dan(丹)
11.称职:“称”在这里读chen(趁),不读称号,称霸,称兄道弟的cheng(撑)。对称,不相称,称心如意,称体裁衣的“称”均度chen (趁)
12.成绩:“绩”读ji(机),不读ji(记)。功绩,战绩,劳绩的“绩”均读ji(机)
13.魑魅:chi mei(吃妹),不读li wei(离未)
14.踟躇:chi chu(池除),不读zhi zhu (知著)
15.粗犷:“犷”读guang(广),不读kuang(矿)
16.厝火积薪:“厝”,放置,读cuo(错),不读xi(昔)
17.鞑靼:da da (达达),不读da dan (达旦)
18.回溯:“溯”读su (素),不读suo (缩,去声)。 追溯,上溯的“溯”均读su (素)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词
1.一见钟情钟:集中(不是“深情”的意思)
2.大放厥(jué)词厥:其、他的(不是“坏”的意思)
3.不肖之孙肖:像(不是“孝敬”)
4.风声鹤唳(lì)唳:叫(不是“哭”)
5.东施效颦(pīn) 颦:皱眉头(不是“西施”的意思)
6.变本加厉厉:猛烈、严重(不是“厉害”的意思)
7.耳濡(rú)目染染:沾湿(不是“听”的意思)
8.行同狗彘(zhì) 彘:猪
9.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不是“暴露”的意思)
10.休戚与共休:喜悦;戚:悲哀(不是“休息和难过”的意思)
11.趋之若鹜(wù)鹜:鸭(不是“追求”的意思)
12.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
13.如丧考妣(bǐ) 考:父;妣:母
14.没(muò)齿不忘没齿:一辈子(不是“没有牙齿”的意思)
15.心广体胖(pán,音“盘”) 广:坦率,开阔;胖:安详,舒坦
16.不稂(láng)不莠(yǒu)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17.从善从流从善: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如流:如流水一样
18.未雨绸缪绸缪:用绳索缠捆。喻做好准备工作
19.扑朔迷离扑朔:兔脚乱动;迷离:眼睛半闭。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楚底细
20.杳(yǎo)无黄鹤杳:远得看不见(不是“没有消息”的意思)
21.永垂不朽垂:传于后世
22.礼尚往来尚:注重
23.怙(hù)恶不悛(quān) 怙:依仗、坚持;悛:悔改
24.众望所归望:仰望、瞻仰,不是“希望”的意思
金陵晚报记者 周飞 报道
(原标题:几亿观众都把《甄嬛传》中的“嬛”读错了?应读“huán”)